“中国经济今年跃升世界第一了吗?”最近,由一份世界银行报告引发的这场讨论颇为热闹。面对飞来的“第一”桂冠,中国人格外冷静的一个重要原因是,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,我们付出了很高的资源环境代价,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利用刻不容缓。
中国资源禀赋先天不足:人均耕地占有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3%,淡水是28%,石油、天然气是7%,铁矿石是17%。即使是我国最丰富的煤炭资源,也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67%。在人均资源水平不高的同时,粗放的发展方式又导致资源利用效率低:2012年,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约占世界的11.6%,却消耗了全球21.3%的能源、45%的钢、43%的铜、54%的水泥。目前,我国主要工业产品能耗比国外先进水平高10到20个百分点。
比先天不足、后天粗放更令人担忧的是,我国资源窘迫的现状没有引起全社会足够的重视,各种奢侈浪费现象严重。在城市建设中贪大求洋、大拆大建,在消费上讲究排场、盲目攀比,在餐桌上大吃大喝、奢侈铺张。随着工业化、城镇化、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,能源资源需求还将保持刚性增长,这种奢侈浪费的状况如不及时遏止,将会加剧资源环境矛盾。